霍山:抗疫,从家出发

发表时间:2020-02-24 22:08

对很多孩子来说,这个寒假漫长而特别。漫长到不想上学的孩子想念上学了,特别到似乎是二战时《安妮日记》里身藏密室的主人公,只能透过窗户看窗外的冬去春来。这个时候,是让孩子“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只读圣贤书”,还是“家事国事天下事,事事关心”呢?很多家庭都给出了不同的答案。

2月22日早晨7点多,诸佛庵镇大岭村文书刘中祥打开手机,发现本村的防疫工作群里有个微信名叫“知足常乐”的好友申请,他便同意了,随后就收到一条信息:

“刘主任,你好!我们是漂泊在外的大岭村人,在这个疫情的特殊寒假,我的孩子想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,他愿意拿出自己的一千元压岁钱,给大岭村日夜防守的所有工作人员买点水果和方便面,以表对你们的致敬和赞扬!”
    因为群里都是大岭村的村民,好几百人,又没有备注,于是刘中祥立刻问:“谢谢!请问您是谁?”

“不用问姓名,征求了孩子的意见,匿名捐款,尊重他的隐私权。”

“疫情的工作者们,辛苦了!”

她转账成功后,就没有说话了。

大家都特别好奇这个叫“知足常乐”的人是哪个孩子的妈妈,可是,不管她是谁的妈妈,不管她现在的经济情况如何,都默默的为她的行为感动而点赞。

而在这个疫情的假期,我们也见识了一些让人大跌眼镜的熊孩子们的“恶作为”。比如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,在某个小区,有个15岁的男孩戴着一个奇怪的面具进了电梯,然后朝电梯按钮不停的吐口水,这个行为引起了小区业主们的强烈不满,而男孩的父母却说:

“他才15岁,你们想毁了他吗?”

在如此特殊的时期,几乎所有人都小心翼翼,在别人都往电梯里装纸巾,牙签,生怕被传染,也在为抗疫出一份力的时候,他却故意往按钮上吐口水。孩子的行为真的非常可恶,不是别人毁了孩子,而是父母毁了孩子。让人瞠目结舌的背后,说明了孩子和他父母的价值观都出现了偏差。

如今,无论是“匿名”捐款也好,还是戴着面具恶作剧也罢,现代信息科技都能把真实身份调查出来。只是不用调查,疫情的发生已然照出了每个家庭最真实的样子。

希望有更多像“知足常乐”一样的妈妈,让孩子了解疫情的严峻形势和最新消息,让他了解真实的社会,珍惜并敬畏生命;告诉他疫情背后的人与事,带他看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英雄的身影,懂得善良与感恩;告诉他什么是“国家有难,八方支援”的大爱,如何尽自己的一份努力为防疫做贡献。“少年强则国强,”这个疫情下的超长假期,不仅是进行家庭教育的契机,更是体现宅家战“疫”的生动写照。家是最小国,国是千万家,每一个家庭都要成为抗疫链条上坚不可摧的一环,共同静候春暖花开。